索尼在2021年初的动作非常之大,其中有一款并不是最受关注,但是确实是非常重量级,在拍摄过程中使用率极高的产品,那就是FE 35mm F1.4 GM,这是索尼第12支GM镜头,而索尼终于拥有了一支综合水平让人满意的35mm镜头了!这里分享一下我们对这支镜头的体验。
镜头参数和特点
先来看看这支镜头的基本参数,这是一支适用于索尼E卡口的35mm镜头,最大光圈为F1.4。这支镜头采用了10组14片镜片的设计,其中的两片XA(超级非球面)镜片与一片ED(低色散)镜片可以很有效地减轻畸变与眩光带来的画质下降。11片光圈叶片可以保证虚化的背景更加柔美。
镜头的尺寸约为76mmx 96mm,滤镜直径为67mm。它的重量是524克,这在同级别镜头中算是轻巧的,要知道,适马索尼E卡口的35mm F1.4可是755克。这支镜头还拥有防水与防尘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糟糕环境的危害。从参数上来看,这支镜头确实做到了轻巧和高画质集于一身,索尼在镜头类型中给它的头衔是“全画幅大光圈定焦G大师镜头”,可见对它的肯定。
而且这支镜头在功能上也有一些亮点,比如它拥有可切换无极光圈的开关,拍照的时候可以选择以档位的方式改变光圈,而拍摄视频的时候,就可以用无极光圈,这样既没有声音,又能保证光圈变化顺滑。它还有对焦保持按钮和对焦模式开关。
镜头设计与手感
我们拿到这支35mm F1.4 GM镜头做工符合索尼G大师镜头的标准,无论是对焦环、光圈环转动的阻尼和流畅程度,还是镜头卡口、遮光罩安装后的严丝合缝,都没有什么问题,而且镜头上的无极光圈切换开关也采用了与对焦环一样的棱状设计,在拨动的时候非常舒服。
上面说了,这支镜头的体积不大,而且也比较轻巧,即便是装上遮光罩,然后安装在机身上,拿起来非常灵活,看着也不会显得有侵略性,拍摄起来,身体和心理都非常轻松。
对焦与画质
这支镜头采用了双XD线性马达的对焦系统,拍拍照模式下的对焦速度和精准度让我们非常满意,而且对焦非常安静,拍摄那些容易被惊扰的物体时,也可以胜任。
镜头支持实时眼部对焦,可以非常准确锁定被摄体,配合F1.4的大光圈,能达到焦点清晰,其他区域强烈虚化的效果。在自动对焦的情况下,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27厘米,也可以得到非常不错的近摄效果。
画质方面,这支镜头确实名副其实,镜头在全像场的成像素质比较均一,眩光控制方面非常出色,细节表现也令人满意,我们使用了直射蜡烛,以及拍摄猫咪这种细节极多的物体。
镜头的成像都让人放心,可以说是在体积与画质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
数据测试
兰拓还对镜头进行了严格的实验室测试,如果对数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我们严谨的数据测试。
分辨率
测试说明:
1、都采用原生卡口机身,拍摄RAW文件
2、分辨率测试的时候开启ACR所带配置文件或者RAW文件内置校正(针对畸变),打开色散校正(针对倍率色差)。如果两个配置文件都不存在,则根据标板上的参考线手动校正畸变,根据目视结果手动校正倍率色差。
3、在考虑了畸变校正和倍率色差修正对于分辨率的影响之后输出最终的分辨率测试结果。原始的倍率色散(关掉能关的校正之后)和畸变数值一并给出,仅供参考(防止色散实在太大在大光比环境下翻车的情况)。
4、轴向(焦外)色散测试保留。
数据点评突出我们针对用途的半定量化测试(定量数据是手段,定性点评是目的)的特色,根据镜头的相关用途分成“整体素质”(看这支镜头整体的分辨率水平位于同规格或者类似规格镜头列的什么位置)、“分辨率-焦距分布契合度”(这支镜头的高分辨率焦段是否适合它最主要的拍摄题材)、“分辨率-光圈分布契合度”(这支镜头的最佳光圈是否适合它最主要的拍摄题材)三部分点评。每段点评会给一个定性的段位(从低到高分别是“差”、“低”、“中”、“高”、“极致”五档次),以供不是很会看数据的人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整体素质:高
分辨率-焦距分布契合度:高
分辨率-光圈契合度:中高
总体来说,35GM是一只比较难找到缺点的镜头。迅速的对焦响应速度,不俗的分辨率,尚可接受的色散表现。再加上良好的使用体验,所以在整体素质上给了【高】的评价。
在分辨率方面,全开就有非常不错的的表现,用一句老话形容就是“全开即可用”。(可能是受制于“抽奖情况”影响)本次测试的个体,最高分辨率出现在F4,最高分辨率没能超过3000线对,让我略有遗憾。最高分辨率档位来得相对有点晚,对于35mm镜头经常需要拍摄的题材来说,需要收缩到F4光圈的情况应该不太多,所以【分辨率-光圈契合度】一项只给了中高的评价。
在【分辨率-焦距分布契合度】上,考虑到以后高像素机身会逐渐普及,高分辨率的镜头也应该逐步跟上,对于一只表现出色的镜头,没有不给【高】这个评价的理由。
在色散表现方面,虽没有隔壁拥有BR光学元件的EF 35mm F1.4L2 那么强,但是也是可用程度很高的水平(远高于某些单反镜头,也高于同门兄弟FE 35 F1.4ZA)。同时,就算是逆光底下,物体边缘出现的色边也并不算严重,还没到影响观感的程度。也没有当初DPR放出来的样张里面那么恐怖。
至于大家都在讨论的呼吸效应,对于35GM的体积、重量来说,稍微放宽一下对呼吸效应方面的要求,我个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暗角
索尼 FE 35mm F1.4 GM暗角为2.02EV
色散
畸变
镜头有一些枕形畸变
焦外
镜头在试拍中,焦外虚化十分柔美,实验室里的表现也不错,如果你要拍摄光斑背景,可以参考以下效果。
星芒
编辑观点:35mm泛滥了?
熟悉索尼E卡口的朋友都知道,E卡口的35mm镜头非常之多,无论是之前原厂俗称“索蔡”的35mm f/1.4,还是副厂镜头,如适马、腾龙,还有国内的唯卓仕、老蛙等等,加上转接,估计20支都不止。但是,如果你真的需要“镜机合一”的感觉,原厂一直是首选,索尼这支镜头发布之后,终于可以硬气的表示:35mm我们再也不求人了。虽然E卡口的各种35镜头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有超大光圈的、手动的等等,但是这支原厂35mm确实在设计层面,就秉承了索尼的理念,如果你手里已经有了其他35mm镜头,不妨来兰拓租一个,对比一下,看看这支原厂镜头,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暂无评论,快来添加评论哦